欢迎访问江西理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一览   >   规章制度   >   正文

江西理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访谈制度

作者: 佚名   信息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 2020-07-09

江西理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访谈制度

 

总则:

(一)心理教师在从事心理访谈时,应遵纪守法、遵守心理教师道德准则,在教育工作中建立并执行严格的道德标准。

(二)心理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心理教师应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总结工作实践,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提高专业服务水平。

(四)心理教师应明确了解自己的能力界限和专业职能的界限,不作超越自己能力和职能范围的事情。

(五)当心理教师在工作中发现来访者有危害其自身或危及他人安全的情况时,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对来访者的责任:

(一)心理教师不得因来访者的性别、年龄、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来访者。

(二)心理教师在访谈关系建立之前,应使来访者明确了解心理访谈的工作性质、工作特点和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来访者的权利和义务。

(三)心理教师在对来访者进行帮助时,应与来访者对工作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应与来访者达成书面协议。

(四)心理教师应明确其工作的目的是促进来访者的成长、自强自立,而并非使来访者在其未来的生活中对心理教师产生依赖。

与来访者的关系:

(一)心理教师应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对来访者的潜在影响有清楚的认识,不得利用来访者对自己的信任或依赖谋取私利。

(二)心理教师应努力保持和来访者之间客观的访谈关系,一旦业已建立的访谈关系超越了客观的界限,应采取适当措施终止这一访谈关系。

(三)当心理教师认为自己不适合于对某个来访者进行工作时,应对来访者作出明确的说明,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专业人员。

保密原则:心理教师有责任向来访者说明心理访谈工作的保密原则,以及这一原则在应用时的限度。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西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0288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