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理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百科   >   心理知识   >   正文

刻板效应

作者: 佚名   信息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 2019-12-20

什么是刻板效应?

社会心理学认为,那种用老眼光看人造成的影响称为“刻板效应”。它是对人的一种固定而笼统的看法,从而产生一种刻板印象。对于某一类的人或者某一类的事儿,人们会习惯性的在自己的印象中给出一个定位,并依照自己心里的固定印象去评价人和事。有些人习惯于把人进行机械地分类,把自己遇到的人看作是某一类型人的典型代表,把对某一类人的评价看作对某个人的评价,这样一来,会影响对一个人的正确判断。

刻板印象常常是一种偏见,人们不仅对接触过的人会产生刻板印象,还会根据一些不是十分真实的间接资料对未接触过的人产生刻板印象,例如:老年人是保守的,年轻人是爱冲动的;北方人是豪爽的,南方人是善于经商的。

《三国演义》中曾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去拜见孙权,“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庞统又见刘备,“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不悦”。孙权和刘备都认为庞统这样面貌丑陋之人不会有什么才能,因而产生不悦情绪,这实际上也是刻板效应的负面影响在发生作用。

比如,人们一般认为知识分子文质彬彬,商人较为精明,诸如此类都是类化的看法,都是人脑中形成的刻板、固定印象。此外,性别、年龄等因素,亦可成为刻板效应对人分类的标准。

按年龄归类,认为年轻人上进心强,敢说敢干,而老年人则墨守成规,缺乏进取心;

按性别归类,认为男人总是竞争心强,自信和有抱负,而女性则是起居洁净,讲究容貌,细心软弱。

由于刻板效应的作用,人们在认知某人时,会先将他的一些特别的特征归属为某类成员,又把属于这类成员所具有的典型特征归属到他的身上,再以此为依据去认知他。

造成这种偏见存在于人们的头脑里。因为人的思维总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如果在没有充分掌握某一类人全面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就作出概括,往往会形成不符合这一类人的实际特征的印象。而依据这种印象去评价与判断人时,又不考虑个人的具体生活经验,自然就会产生“刻板印象”偏见了。

由于刻板印象建立在对某类成员个性品质抽象概括认识的基础上,反映了这类成员的共性,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信度,有助于对人迅速作出判断,增强人们在沟通中的适应性。但它也容易阻碍人们对于某类成员新特性的认识,使人认识僵化,一旦形成不正确的刻板印象,用这种定型去衡量一切,就会造成认知上的偏差,如同戴上有色眼镜去看人。

克服刻板效应的具体方法是:

首先要善于用“眼见之实”去核对“偏听之辞”,有意识地重视和寻求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

其次要加入到集体中去,与集体中的成员广泛接触,并重点加强与集体中有典型化、代表性的成员的沟通,不断地检索验证原来刻板印象中与现实相悖的信息,最终克服刻板印象的负面影响而获得准确的认识。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西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0288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