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刺猬效应?我说一个小故事大家就懂了,有两只刺猬放在了户外的空地上被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他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而互相靠拢后又因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长刺,很快又各自分开了,可天气实在太冷了,他们又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不得不再度分开,靠的太近身上会被刺痛,离得太远又冻得难受。
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地在受冻与受刺之间挣扎,最后这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了一个适合的距离,既可以互相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这就是所谓的刺猬效应。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例子非常常见,一个你原来非常敬佩或喜欢的人,与他亲密接触一段时间后,对方的缺点就日益显露出来,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对他原有的感情,甚至变得非常失望和讨厌他。
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既互相取暖又不至于刺伤对方,这里的距离当然也包括时间距离,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如果你无端占用别人的时间,影响别人正常生活,这对别人的一种不尊重,还会影响你们之间的感情。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测试了80个人,结果都是相同,在一个仅有两位读者的空间里,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忍受一个陌生人和自己坐得太靠近,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博士划分了四种心理距离,每种距离分别应对不同的双方关系,
第一种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距离,它的范围是在正负15厘米,能够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这种距离主要出现在最亲密的人之间,在同性中常常仅限于贴心朋友,而异性中仅限于夫妻和恋人。
第二种是个人距离,这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稍微有分寸感的距离,在此距离内人们互相之间直接的身体接触不多,其范围在46到76厘米的距离,都是能够互相握手以及交谈的好友。
第三种社交距离,其范围是1.2到2.1米的距离,人们在工作场合或社交聚会上通常都是保持这种距离,空间太近会招人反感太远,因为忽略对方。
第四种公众距离,它的范围一般在3.7到7.6米之间,其实最远范围为十米之外,这是一个基本上能够容纳所有人的门户开放空间,在此空间内人们可以互相之间不发生任何关系,甚至完全可以对此空间内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和他们交往。
以下有几点也是需要大家注意的,首先要尊重别人的隐私,无论多么亲密的人际关系,也应彼此保留一处个人心理空间,我们总以为亲密的人比如夫妻之间父母和子女之间似乎不应当有什么隐私可言,其实越亲密的人越要尊重对方的隐私,这种尊重表现为不随便打听追问他人的内心秘密。
其次要有容纳意识,要求我们尊重个性差异容纳对方的缺点,谅解对方一般的过错,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清澈见底的水里面不有鱼,过分挑剔的人,也不会有朋友,没有容纳意识迟早将人际关系推向崩溃的边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定要把握好距离的运用,才会让人觉得舒服和安全!
尽管我们有着良好的愿望,希望自己拥有的人际关系亲密度越高越好,但还是必须记住亲密并非无间,美好需要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