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印刻效应
1910年,德国行为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中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随在它第一眼见到的自己的母亲后面。但是,如果它第一眼见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其他活动物体,如一只狗、一只猫或者一只玩具鹅,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尤为重要的是,一旦这只小鹅形成了某个物体的跟随反应后,它就不可能再形成对其他物体的跟随反应了。这种跟随反应的形成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小鹅承认第一,却无视第二.
这种后来被另一位德国习性学家洛伦兹称为“印刻效应”的现象,不仅存在于低等动物之中,而且同样存在于人类。人类对最初接受的信息和最初接触的人都留有深刻的印象,他们用“首因效应”等概念来表示人类在接受信息时的这种特征。“印刻效应”有着非常大的意义,因为这也同样适用于人类婴儿.
印刻效应的产生和现象解释
如果从行为主义来理解,是不是可以看做是,从小不断在一个相同的环境里,学习到了父母的模式(如何对待他们,如何与人相处等),然后不断被强化,从而内化成了自己的一部分,最终会复现出来。所以他们成人以后遵循父母的style,因为他们早已经习得了,而且能够操作出来。
从脑科学来理解,也许是因为父母的交流方式,教养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大脑的发育程度,一些情感反射弧的建立的程度,范德考克的课讲过,我们的大脑就好像一张巨大的复杂的网络,同一个起点出发,但是中间的路(脑回路)却不止一个。一些脑回路一旦被先行建立并更多使用,那以后就更倾向于用这个脑回路。所以很多时间虽然成年了,却不一定能意识到问题所在。意识到了要改变也不容易。因为是有生理学基础的。
如果从认知行为来说,就是要改变已有认知也不容易,然后纠正一个人的核心错误观念,最后不断演绎,就是为了重新建立一个新的脑回路,并且不断使用(也许不那么自愿和愉快),以增加脑回路的使用频率来提升它在我们坐行为和决策时候的备选等级(排名靠前,优先选择),从而淘汰掉的模式。
“印刻效应”现象,不仅存在于低等动物之中,而且同样存在于人类。澳大利亚的比较行为学家劳仑兹指出:初生婴儿从外界获得的影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他说:“动物的学习(不仅限于人类的所有动物的学习),特别是刚刚诞生时的学习,表现出印刻似的现象。”
例如,野鸭、鹅及鸭子等动物的幼惠(孵化后绒毛一风干就马上具有行走能力),具有这样的本能行为———把看到的第一个移动目标作为追逐的对象。雏鸭最初看到的在动的东西常常是母鸭,雏鸭跟着母鸭走是保卫自己生存安全的最佳方式,这是一种合理的行为。这里必须加以修正的是,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这些雏鸟一生下来就追逐自己的母亲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可是现在我们发现它们还存在着这样一个法则———印咳刻效应,即这些雏鸟最初只要看到任何移动的东西,不管那是什么,都会跟着跑的。比如,那个运动物体是人,它就跟着人跑;是个玩具动物,它会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看一眼,拼命地朝着玩具动物追去.......
劳仑兹所说的“印刻”效应”,事实上有着非常大的意义,因为这也同样适用于人类的婴儿。娶儿出生后所处的环缠里大都有电视机、娶儿降生后一个半月左右,耳跺基本上能听到声音,跟睛也能看见东西了。如果这时就给他看电视,婴儿的头脑里就会刻上电视的印迹。这样的话,娶儿对母亲的声音反而会变得没有反应,即使母亲把看到的东西讲给他听或给他唱歌,他也会无动于衷。
这种婴儿到了两三岁时,通常会表现出以下的倾向来:
(1)不会说话;
(2)不能注视母亲的视线;(3)活动剧烈,无法安静;
(4)喜欢电视中的广告,爱哼唱广告音乐;(5独立能力差,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6)不知道什么是危险的事情;
(7)喜欢机械类的东西,并能较早地学会操作;
(8)显示出很广的知识面。
婴儿大脑因电视而产生的这种“印刻效应”,大约发生在他刚一出生到两岁左右这段时间里。给两岁的婴儿每天看五六个小时的电视。毫无疑问地会使他具有上述倾向。我们应获知道,娶不能看电视的原因,不仅仅是指他只是单方面地接受电视语言,没有说话的机会,而使得语言会话功能发展迟缓;除此之外还有更严重的危险,即印刻式危险。
被这样抚养的孩子,会对母亲的呼叫不予理睬。要扭转这种状况,则需要利用录音机,事先录好母亲呼叫孩子的磁带,然后反复地欣给孩子听,渐渐地,母子对话的通道才会被们开,孩子也才会回答母亲的呼唤。
学者蒋光宇先生指出:“印刻效应”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提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婴儿的心理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如果父母掉以轻心,不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就很可能严重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和健康,甚至贻误终生。因为,一个孩子心理不合格,就可能出次品、废品、危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