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人格理论(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 )是指主张个体通常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关于他人心理和行为假设的理论。认为个体会刻板地认为别人的人格品质都是相互关联的,一旦了解其中的一种品质就可以推知其他品质及其行为表现。例如,很多人以为,善良的人也很大方。从开始观察别人起,人们就用特质来形容他人。虽然通常随着认识程度的加深,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用特质来形容他人,但实际上,在人们做出特质推论的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差异。对结构化需要较高的人,即需要把信息结构化,整体化,形成清晰模式的个体,比没有这个特征的人更倾向于自动地做出特质推论。
当人们对社会世界的本质不甚确定时,就会运用自己的图式来填补这些空缺。图式是一种心理捷径,当我们掌握的信息很少时,图式就提供了额外的信息来填补空白。因此,当我们尝试了解他人时,我们把对这人的图式来进行更完整的充分的理解,图式让我们得以迅速地形成印象,而无需花费数周时间来与人们相处,并了解他们的本性。
内隐人格理论随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而发展。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关于那些人格特质组合在一起的独特的理论,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内隐人格理论与文化有莫大的关联。和其他的观念一样,他们在一个社会中是由上一代传承给下一代的,并且,一个文化中的内隐人格理论可能会和另一个文化中的内隐人格理论有很大不同。 [3] 例如,如果美国人认为某人是“乐于助人的那么他们也会认为他是”真诚“的,一个”务实的人也很“谨慎”(Risenberg,Nelsin,and Vivdkananthan,1968)。
本杰明,沃尔夫(benjamin whorf,1956)认为人们所使用的语言会影响他们对世界的看法,运用的语言不同,会使懂的双语的被试对于以同样方式叙述的人物有不同的知觉,每种文化及语言会创造出大家共有的内隐人格理论,也影响到人们对别人所产生的各种印象。